桐庐县人大常委会城南街道工委立足人大职能优势,坚持问题导向,依托县人大“三级干部联动进站”活动,创新实施“课题式调研、清单式督办”机制,以精准调研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一、聚焦发展难题,以深调研推动产业升级。一是精准选题明方向。围绕规划优化、设施配套等关键领域,设立13个专项课题,组织县、街道、社区三级干部开展22次进站活动,广泛收集企业建议79条,为靶向破解发展瓶颈提供数据支撑。二是高效解题惠民生。建立“带着课题进站、带着建议回程”工作机制,针对商务区“停车难”问题,推动新增智能化停车位150个、充电桩25个,切实改善企业营商环境和群众办事体验。三是长效破题促发展。由街道人大领衔产业发展课题,深入研究产业扶持政策,成功推动3项政策落地,助力“名优桐城”“桐庐之心”等企业提质增效,带动商务区限上批发业销售额实现两位数增长,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。
二、创新服务机制,以高效率优化营商环境。一是线上“码上办”。推出代表“三码”服务平台,实现民意“一键直达”。依托该平台,累计处理管道疏通、道路维修等商户诉求116件,办结率达100%,以高效响应提升企业满意度。二是监测“点对点”。在街道重点企业设立3个营商环境监测点,围绕如何做好企业服务,邀请企业主、代表及群众面对面座谈交流10余次,切实解决企业发展难题8个。三是代表“面对面”。常态化开展“每月15接待日、双月20活动日”,组织企业代表进站恳谈。创新建立“议题遴选—议事恳谈—分类交办—跟踪督导—后续查验”进站全流程监督闭环体系,成功化解劳资纠纷28起,协调解决12个民生问题,实现“小事不出楼宇、大事不出商圈”的便捷服务目标。
三、精准聚才引智,以优生态激活发展动能。一是政策赋能,筑牢引才“强磁场”。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听民意、汇民智,并积极建言献策,推动出台了服务业人才扶持政策,落地住房补贴、医疗教育保障、金融支持等5个配套项目,形成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,为人才扎根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二是服务暖心,厚植留才“温馨家”。街道人大建立动态人才需求清单,发动各级人大代表利用本职工作,开展技能培训、人才联谊等8场活动,惠及300余人次,帮助人才快速融入本地生活,增强“融桐留桐”归属感,解决企业人才后顾之忧。三是生态增效,打造用才“新高地”。街道人大主动牵线搭桥,深入了解迎春智谷数字产业园及周边企业人才需求,并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利用自身优势,对接优质直播电商企业,积极宣传园区优势,吸引11家直播电商企业入驻,带动就业200余人,形成“服务一个人、温暖一家企业、带动一片区”的人才集聚倍增效应。